台灣新生報
 文/喬鈞醫師

許多民眾身體有了問題,除了看醫生用藥物治療以外,大部份的人還是很注重食療的,因此病人及家屬往往會問:「治療這病吃藥時,飲食有甚麼忌口?不能吃甚麼?」、「多吃甚麼食物?少吃甚麼食物?」、「涼的東西可以吃嗎?」等問題;可見食療是我國的傳統文化,這觀念已根深蒂固在國人的腦海中了,但是大部分人對於藥膳食療都一知半解,甚至有許多錯誤的概念。

中醫對食物的分類跟中藥的分類一樣,除了所謂的「溫、熱、涼、寒」四氣以外,食物尚可依「辛、甘、酸、苦、鹹」五味再分類而有不同的治病功效。藥膳是隨著中國飲食文化,和中醫學文化的發展而逐漸發展起來的,注重整體觀念,強調辨證論治,以調整人體的陰陽平衡為目的。

中國食療並不單純是來自經驗,而是中醫學知識中的一部分,因此對食物性能和功用的認識是建立在中醫理論基礎上的。由於「藥食同源」,中醫認為食物的性能和藥物的性能一樣,也包括性味、歸經、補瀉等理論,而食物的功用是由性能所決定的。

食物的功用即是食物的功效和作用,食物的酸、甜、苦、辣、鹹五種味道,稱為五味。飲食五味,用之適宜,對人體則有益;過分偏嗜,則可發生疾病。

《素問·宣明五氣篇》說:“五味所入,酸入肝,辛入肺,苦入心,鹹入腎,甘入脾。”依中醫養生理論來說,食物消化後,酸味為肝膽所吸收,苦味為心臟、小腸所吸收,甜味為脾、胃所吸收,辣味為肺、大腸所吸收,鹹味為腎臟、膀胱所吸收,各種不同性質的食物進入人體後,分別成為各個器官的營養來源。

酸味食物有斂汗、澀精、收縮小便、止喘、止瀉的作用,可用於治療虛汗出、泄瀉、小便頻多、滑精、咳嗽經久不止及各種出血疾患;屬於酸味的食物,常食用的有醋、番茄、橘子、山楂、烏梅、葡萄等。苦味食物有清熱、瀉火、燥濕、降氣、解毒的作用,可用於治療熱證、濕證;屬於苦味常用的食物有苦瓜、杏仁、百合、白果、桃仁等。辛味能宣散,能行氣,通血脈,適宜有外感表證或風寒濕邪者服食。

辛味可促進胃腸蠕動,增強消化液分泌,增強澱粉�J的活性,促進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,並有祛散風寒、疏通經絡的功能;常用的辛味食物有姜、蔥、大蒜、花椒、辣椒、茴香等。甘即甜,這類食物甚多,甘味食物有補益、和中、緩和拘急與痙攣、緩解疼痛的作用,可用作治療虛證;常用甘味食物有蓮藕、荔枝、栗子、大棗、桂圓肉等。

鹹味食物有軟堅、散結、瀉下、補益陰血的作用,可用於治療瘰瘤、痰核、痞塊、熱結便秘、陰血虧虛等病癥。鹹味食物包括鹽、紫菜、海蜇等。

食物是人體所必需的,供給身體所需的營養與能量。食物口味各有不同,五味應該均衡,不要特別偏重。養生能重視調和五味,就能使筋骨、氣血、腠理功能正常,保有長壽。(作者為國立中醫藥大學中醫碩士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營養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