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新日期:2010/09/29 04:11
記者方志賢/高縣報導
心導管也能拿來通腿部血管,讓糖尿病患者免去截肢命運!
一名65歲糖尿病患者下肢動脈血管阻塞,造成腳掌、趾缺血、發黑潰爛,需截肢救命,輾轉到高雄長庚心臟外科治療,採用經皮血管氣球擴張術並置入2個支架打通血管,成功保住下肢。
高雄長庚心臟血管外科主治醫師顏旭霆表示,從去年5月至今,為65名糖尿病、洗腎及下肢周邊血管阻塞患者施以此手術,患者免於截肢的保肢率近9成,是患者新選擇。
顏旭霆說,下肢動脈阻塞患者,傳統外科方法採自體靜脈或人工血管進行血管繞道手術,此手術需全身麻醉,對高齡病患增加風險,手術約5、6小時,且多傷口;但新手術方法只需局部麻醉、手術僅1個多小時,幾乎無傷口。
這名65歲男性患者因糖尿病、下肢動脈硬化續發血栓,腳掌、趾發黑、潰爛,到區域醫院就醫,醫師建議截肢保命,老人不願截肢,最後輾轉到高雄長庚治療。
顏旭霆說,術前先經鼠蹊部把導鞘打入動脈,並注射顯影劑進行下肢動脈攝影,瞭解血管阻塞位置及程度,同時進行經皮血管氣球擴張成型術,診斷同時加上治療,減少下肢缺血時間,以避免更多組織壞死。
患者的小腿膝下動脈阻塞,運用類似心導管的氣球擴張術打通,膝上淺股動脈則置入2段合金支架,成功保住他的患肢。
顏旭霆說,這項手術大部分是健保給付,若病灶需置入支架,置於大腿或小腿的支架,病患需自費,依支架材料、尺寸需3萬至15萬元不等。
全站熱搜